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西安市学前教育机构登记注册管理办法的通知

时间:2024-07-23 08:47:05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9849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西安市学前教育机构登记注册管理办法的通知

陕西省西安市人民政府


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西安市学前教育机构登记注册管理办法的通知

市政办发〔2004〕104号 2004年6月7日

《西安市学前教育机构登记注册管理办法》已经2004年5月20日市人民政府第50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西安市学前教育机构登记注册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学前教育机构管理,促进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学前教育机构是指招收学龄前0至6岁幼儿,并对其进行保育和教育的机构。包括幼儿园、保育院、托儿所、早教中心、农村地区小学附设的学前班等。
第三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学前教育机构的登记注册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 市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是学前教育机构登记注册的主管部门。
卫生、价格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配合做好学前教育机构登记注册管理工作。
第五条 举办学前教育机构,实行登记注册制度。注册登记按照下列规定实行分级管理:
(一)举办各类艺术、双语、体育等特色幼儿园,跨区县举办幼儿园分园由市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
(二)中外合作举办学前教育机构,按规定报省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审批,并在区县及市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三)举办本条第(一)、(二)项规定以外的其他学前教育机构,由所在区县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报市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第六条 申请举办学前教育机构,应提供以下书面材料:
(一)申请报告;
(二)举办人的资格证明;
(三)拟任园所长(机构负责人)和拟聘幼儿教师及工作人员的资格证明;
(四)学前教育机构的资金数额及资金来源证明文件;
(五)学前教育机构的地址;
(六)学前教育机构的章程。
联合举办学前教育机构的,还应当提交联合办学协议书。
第七条 对提出举办学前教育机构申请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在收到申请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办理注册登记手续。对符合条件的,发给西安市学前教育机构注册证,并在卫生、价格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卫生许可证》、《收费许可证》后方可开业。
第八条 学前教育机构的名称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规模在3个班以上(含3个班),收托学龄前0至6岁婴幼儿的为幼儿园或保育院;
(二)规模在3个班以上(含3个班),收托0至3岁婴幼儿的为托儿所;
(三)规模不足3个班,收托0至6岁婴幼儿的为幼儿班或托儿班;
(四)利用家庭住房举办的,招收0至6岁婴幼儿的为家庭幼儿班,或家庭托儿班;
(五)幼儿园(班)、托儿所(班)的名称不得带有与实际不符的或易产生误导作用的词语,不得冠以“中华”、“中国”、“国际”等字样;
(六)其他学前教育机构的名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第九条 学前教育机构的招生简章和广告,应报登记注册机关备案。
第十条 学前教育机构的园长和幼儿教师及工作人员,必须具有符合国家规定的任职资格。
第十一条 经登记注册的学前教育机构应当建立财务、会计制度和财产管理制度,按价格行政管理部门核定的收费标准收费,不得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
第十二条 学前教育机构一经登记注册,不得随意变更名称、地址和主办人等,不得转让、合并、分离。如确需变更的,应当办理登记注册变更手续。
学前教育机构因故决定停办时,应当办理注销登记手续。
第十三条 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对登记注册的学前教育机构进行业务指导、督导评估、核定办园等级,按照国家规定对园所长(机构负责人)、幼儿教师及其它工作人员进行考核培训工作、资格审定和职称评聘。
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应对学前教育机构的卫生保健工作进行业务指导、检查、监督。
价格、财政行政管理部门应当负责对园所的收费标准、收费行为进行审核、监督。
第十四条 学前教育机构的保育和教育工作要按照《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及《西安市贯彻〈纲要〉实施细则》的要求进行,不得进行违背幼儿教育规律、有损于幼儿身心健康的活动,禁止对幼儿进行体罚和变相体罚。
第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未经登记注册开办学前教育机构的,由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办,予以取缔。
第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未申领《卫生许可证》、《收费许可证》的,由卫生、价格行政管理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处罚。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天津市义务植树管理规定

天津市人民政府


天津市义务植树管理规定

(1989年3月2日天津市人民政府令第10号发布)
全文

政府令
《天津市义务植树管理规定》,已于一九八九年三月二日经市人民政府批准,现予发
布施行。
第一条 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办法》,结合本市实际
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绿化祖国是一项重要国策。开展义务植树活动,是加速实现绿化,改善
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各部门、各单位都应认真贯彻实施本规定。


第三条 本规定适用于本市行政管辖区域内的所有单位和居民。
驻津部队的义务植树活动,按国务院、中央军委和人民解决军总部的有关规定执
行。


第四条 义务植树活动,实行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把义务植树任务的完成
情况,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内容之一。


第五条 市、区(县)、乡(镇)和街道办事处绿化委员会(小组),分别负责
本区域内义务植树活动的组织、协调、指导、督促检查工作。
义务植树任务较大的委、局,大专院校,千人以上企业,应确定一名负责人分管
义务植树工作,并指定办事机构具体负责,其他单位也应根据义务植树任务的大小指
定办事机构或人员兼管。


第六条 各区(县)绿化委员会应根据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及市绿化规划制定本
区(县)义务植树计划。


第七条 男十一岁至六十岁、女十一岁至五十五岁的居民,除丧失劳动能力的以
外,都应当承担义务植树劳动任务。其中,男十八岁至六十岁、女十八岁至五十五岁
的居民,每人每年应义务植树四株,包括:整地、挖树坑、裁植、培土、浇水、管护
等。

十一岁至十七岁的青少年,应根据实际情况,就近参加力所能及的绿化劳动。


第八条 义务植树任务可由绿化劳动折抵,绿化劳动包括:整地、育苗、栽植花
草、挖树坑、清土、换土、浇水、管护树木和花草绿地等。
绿化劳动折抵义务植树四株的标准,分别为:
(一)育苗二十平方米;
(二)植草花或草坪十四平方米;
(三)植绿篱十四米(延米);
(四)植爬藤四十株;
(五)挖符合标准要求的树坑二十四个;
(六)清除废土或换好土十六立方米。


第九条 义务植树的成活率应达到85%,区(县)绿化委员会对各单位义务植
树情况,每年分别在五、六月份进行一次检查,十、十一月份进行考核验收,合格的
发给《义务植树合格证书》。


第十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如实向所在乡
(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绿化委员会(小组)报告应尽植树义务的人数,由乡(
镇)、街道办事处绿化委员会(小组)汇总上报区(县)绿化委员会。区(县)绿化
委员会按照所报人数,分配义务植树任务。


第十一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不完成义务植树任务的,须交纳绿化费。
绿化费的标准按每人每年应植树的株数计算,每株五元。


第十二条 绿化费由区(县)绿化委员会负责征收。绿化费必须用于绿化造林,
不得挪作他用。区(县)绿化委员会每年应向市绿化委员会报告绿化费的使用情况,
市绿化委员会发现使用不当的,应负责追缴。


第十三条 对在义务植树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市、区(县)绿
化委员会予以表扬和奖励。


第十四条 对年满十八岁的居民无故不履行植树义务的,按《天津市绿化造林管
理条例》的规定处罚。


第十五条 对未达到义务植树成活率标准的单位,由乡(镇)、街道办事处绿化
委员会(小组)限期补栽。


第十六条 交纳绿化费的单位应在本年度考核后三十日内交付,逾期不交的,按
日收缴应交金额1%的滞纳金。


第十七条 本规定由天津市绿化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卫生部关于配合做好城市医疗救助制度试点工作的通知

卫生部


卫生部关于配合做好城市医疗救助制度试点工作的通知

卫政法发〔2005〕17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
国务院办公厅于今年3月14日转发了民政部、卫生部、劳动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建立城市医疗救助制度试点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试点意见》),就城市医疗救助制度试点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试点内容和组织领导提出了重要意见。为积极发挥卫生部门的作用,促进城市医疗救助制度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现就配合做好试点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城市医疗救助制度试点工作的重要意义
城市医疗救助制度,既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医疗保障制度、卫生服务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医疗救助制度,切实帮助城市贫困群众解决就医方面的困难和问题,是减少因病致贫、返贫,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坚持以人为本,贯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执政理念,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要求。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要充分认识建立城市医疗救助制度的重要意义,充分认识到卫生部门在促进这一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参与,主动配合,落实责任,做好工作,促进城市医疗救助制度试点取得成功。
二、积极配合试点工作,促进城市医疗救助制度的建立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认真学习和领会《试点意见》的精神和内容,把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城市医疗救助制度的试点工作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明确任务,抓好落实。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要积极配合同级民政、财政部门,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工作基础等因素,选择和确定试点县(市、区),并选择示范点。在试点过程中,要加强对试点地区的调查研究和指导,研究解决试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试点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要按《试点意见》的要求,积极支持和参与“城市医疗救助试点工作协调小组”的工作,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配合有关部门做好调研、测算和论证工作,配合制定实施办法或方案以及相关的管理制度和规范。要配合民政部门,合理确定救助对象,科学制订补助标准。按照“布局合理、数量适宜、满足需求、方便就近”的原则,选择和确定提供医疗救助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协助民政部门,参照当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甲类用药目录、诊疗项目目录和医疗服务设施目录,制订医疗救助对象的医疗服务标准。加强对承担医疗救助服务的医疗机构的监管,引导医疗机构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因病施治,控制和降低医药费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加强对医疗救助工作的政策和管理研究,确保试点工作取得成功,使贫困群众切实获得医疗救助制度的实惠。
三、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管理,保证医疗救助制度的顺利运行
承担向医疗救助对象提供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要设有专(兼)职人员负责医疗救助的管理工作。要建立健全医疗救助服务工作的规章制度、管理办法和工作流程。要经常收集救助对象的意见并及时改进工作。
承担医疗救助任务的医疗机构要保证有适宜的服务设施(包括门诊及住院)用于提供医疗救助服务,有条件的可单独开设为医疗救助对象服务的门诊和病区(病床),方便医疗救助对象就医住院。对于服务设施的标准可适当加以控制,保证医疗救助经费主要用于提供基本医疗服务。要积极探索适宜的医疗救助服务模式,优化流程,简化环节,方便群众。
承担医疗救助任务的医疗机构要严格执行医疗服务的诊疗规范和操作规程,坚持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因病施治,努力控制和降低医疗成本,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鼓励、支持医疗机构采用多种形式自愿减免医疗救助对象的医疗费用。对向医疗救助对象减免医疗费用的政府举办医疗机构安排财政补助时,卫生行政部门可依据其减免内容协商同级财政部门给予适当倾斜。
承担医疗救助任务的医疗机构在医疗服务过程中,要尊重、关爱医疗救助对象。要改进服务态度,加强与医疗救助对象的沟通,为救助对象提供温馨、细心、耐心、爱心的人性化服务,杜绝生、冷、硬、顶、推等现象,诚信为患者服务,使救助对象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医疗机构要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对救助资金使用的管理,严格审核医疗救助对象的资格,防止冒名顶替,使资金真正用在贫困群众身上。要按照规定,及时、准确地提供相关的医学证明和其他凭证,方便医疗救助对象向有关部门领取补助。
城市医疗救助制度试点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在试点过程中,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积极探索,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建立机制,形成制度。对于遇到的问题和矛盾,要认真调查研究,提出改进意见,使试点工作不断完善。试点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取得的经验和做法,请及时总结并报告卫生部。

二○○五年四月二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