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市教委拟订的《武汉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管理规定》的通知

时间:2024-07-09 16:40:49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9778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市教委拟订的《武汉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管理规定》的通知

湖北省武汉市人民政府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市教委拟订的《武汉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管理规定》的通知
武汉市人民政府



通知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现将市教委拟订的《武汉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管理规定》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健全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以下简称统一考试)制度,保障统一考试正常实施,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和初中学生毕业、结业,应按本规定实行统一考试。
第三条 市和区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同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按本规定确定的职责,负责管理与实施统一考试;具体管理工作由所属招生委员会(以下简称招生委)承担。
公安、监察、保密等有关部门应协助做好统一考试管理工作。
第四条 实施统一考试应坚持科学、公正、准确、规范的原则。
第五条 本市统一考试的试卷、备用卷、副题及其参考答案、评分标准(以下统称试卷),属机密级国家秘密事项。在保密期内接触试卷的人员不得泄密。

第二章 考试工作人员与考试命题管理
第六条 市和区县招生委及有关部门(系统)的招生机构应配备与统一考试管理工作相适应的专职或兼职考试工作人员。
考试工作人员应取得市招生委制发的考试工作人员证件;当年有直系亲属参加统一考试的,不得参与当年考试工作。
第七条 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领导统一考试命题工作,每年制定《武汉市初中毕(结)业、升学各科考试说明》,明确考试范围,规定各学科的知识、能力及其层次要求,确定试卷结构,公布样题,作为命题的依据。
第八条 各学科应设立命题组,由中学教师或中学教学研究人员组成,组长由高级教师或特级教师担任。
命题组成员由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名单,市招生委聘任。
第九条 命题组成员身份,在当年统一考试结束前必须保密。
第十条 命题组成员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不参加有关当年统一考试的补习、辅导活动;
(二)在规定期限内脱离原工作岗位;
(三)不透露、暗示与命题有关的内容或事项;
(四)自集中命题之日起至当年统一考试的本科考试结束之日止,不以任何方式与外界联系;
(五)市招生委所作的其他有关规定。

第三章 考试试卷管理
第十一条 统一考试的试卷,由市招生委负责监制。
试卷在印制过程中,任何人不得改动。
第十二条 考试试卷应在经市保密局审批的定点单位印制。
第十三条 试卷印制单位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对试卷印制的各个环节实行全封闭管理,在试卷印好交出之前,采取严格措施,隔绝所有接触试卷人员与外界的一切联系;
(二)指定专人保管试卷清样、校样、成品、废品、印版、底片等物品;
(三)在各道工序之间履行严格的交接手续;
(四)保证试卷印制质量,在试卷封面标明“机密”字样,并注明解密日期,做到装袋科目和数量准确,密封牢固,封章清楚;
(五)待在试卷印制工作全部结束后,在市招生委委派的监印人员监督下,按规定处理试卷废品等物品;
(六)发生泄密事件,及时向市招生委和市国家保密局报告;
(七)服从市招生委委派的监印人员的监督检查。
第十四条 试卷印制工作结束,交接双方应清点核对数量,密封包装,在认定符合规定要求后,由双方在交接清单上签字。
第十五条 试卷在公安人员协助下用密封车运送,押运人员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少于2人。
禁止其他人员搭乘运送试卷的密封车。
第十六条 区县招生委应建立存放试卷保密室。保密室经市招生委会同市国家保密局检查确定符合规定要求后,方可存放试卷。
试卷存放在保密室期间,应安排专人昼夜值班。在任何情况下,值班人员不得少于2人。存放试卷箱的钥匙应指定专人保管。
第十七条 区县招生委保存试卷的时间限定在开考前3天之内,不得超过;交通极不方便的区县,经市招生委批准,方可适当延长保存试卷的时间。
考室领取试卷时间限定在每科考试前20分钟,由2名以上考试工作人员共同领取。
第十八条 试卷启用前,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启封。

第四章 考试管理
第十九条 统一考试以每一区县为一个考区。考区工作在区县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由区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招生委以及公安、监察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协调、组织和实施,并负责处理有关重大问题。
第二十条 各考区应按相对集中的原则设立若干考点。考点应经市招生委认定合格。
各考点设主考人员1人,副主考人员2人。主考、副主考人员由考区负责人聘任。
主考、副主考人员应严格履行规定的职责。
第二十一条 各考点应根据考生人数设立若干考室。每个考室的考生为30人。
第二十二条 各考室内配备2名监考人员,考室外配备若干名流动监考人员。
监考人员由考区负责人聘任。
监考人员应严格遵守《武汉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监考人员守则》。
第二十三条 统一考试期间,市招生委委派巡视员到各考区巡视,监督检查考试实施情况,协助考区负责人做好有关工作。
第二十四条 统一考试的科目和考试时间,由市招生委确定。
第二十五条 区县招生委应给符合报名条件的考生填发《准考证》。《准考证》和存根应粘贴与报名表、体检表同底版的近期小二寸免冠正面半身照片,并加盖骑缝印。《准考证》存根应按考室装订成册,供考试时监考人员核对。《准考证》存根保存期为一年。
市招生委应按考生所在考区和报考类别统一编排《准考证》号。
第二十六条 统一考试按《武汉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实施程序》规定的程序进行。
第二十七条 考生应严格遵守市招生委制定的《武汉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考生守则》。
第二十八条 试卷印制有误或有其他原因,需要延迟开考时间的,考区负责人应立即报请市招生委批准延迟,但延迟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
第二十九条 统一评阅答卷前,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拆阅密封答卷。
第三十条 统一考试期间考室、考点、考区发生重大失密、泄密或舞弊,有关考试工作人员应迅速逐级报告,市招生委和市国家保密局接到报告后应及时调查,并按各自职责依法依纪处理。
第三十一条 各科考试结束后,区县招生委应立即整理、清点全部答卷、答题卡。答卷、答题卡的交接、运送、存放、保管,按本规定第十四条、第十五条和第十六条的规定执行。
第三十二条 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造成有关考区不能按时实施统一考试,有关区县招生委应及时报经市招生委批准,启用副题补考。
统一考试的试题泄密,有关区县招生委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扩散;经市招生委会同市国家保密局查清是考前泄密的,在泄密范围内立即停止考试;是考试开始后泄密的,宣布此试无效。
因泄密停止考试和宣布考试无效,经市招生委批准,启用副题重新考试。副题的命题、印制和考试管理,适用本规定的有关规定。副题考试成绩的等值处理,由市招生委确定。

第五章 考试评卷与其他管理
第三十三条 考试评卷工作由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组织领导,市招生委实施。
第三十四条 经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指定承担评卷任务的区县招生委应设立评卷点。评卷点的工作由区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有关负责人负责,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市招生委委派人员协助。
评卷工作按《武汉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评卷工作规则》的规定进行。区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聘任的评卷人员应严格遵守《武汉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评卷人员守则》。
第三十五条 评卷场地和答卷存放场地应安排专人昼夜值班,每班值班人员不得少于2人,无关人员不得进入。
第三十六条 答卷、答题卡的保存期为当年统一考试结束后半年。
第三十七条 市和区县招生委以及有关部门(系统)的招生机构应配备必备设备和相应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逐步健全考试信息通讯网络,实现考试信息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
考试信息包括考生、考生志愿、招生计划和考区、考点、考室设置以及考试成绩等情况。
市和区县招生委可按考试工作需要公布考试信息。区县招生委公布考试成绩应经市招生委批准。
第三十八条 市和区县招生委向参加统一考试的考生收取报名考试费,应执行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
第三十九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擅自编写、出版、印刷、发行、销售供统一考试使用的复习资料、辅导材料、习题集,模拟题等。

第六章 罚 则
第四十条 市和区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所属学校、招生委在职人员违反统一考试管理,应给予行政处分的,由所在单位、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或监察部门给予行政处分;其他单位在职人员违反统一考试管理,应给予行政处分的,由市或区县招生委建议所在单位、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或
监察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有关单位或部门应将处理结果予以回复。
第四十一条 违反统一考试管理,构成违反治安、保密管理的行为,由公安、保密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提请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二条 有关部门或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招生委给予通报批评;严重妨碍统一考试正常进行的,由所在单位或其上级主管部门给予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行政处分:
(一)聘任不符合规定条件的人员为考试工作人员的;
(二)违反规定选定印刷单位承印试卷的;
(三)不按规定对试卷印制活动进行监督检查的;
(四)不按规定交接、运送、存放、保管、领取、启用试卷或处理答卷、答题卡的;
(五)不按规定填写、装订、存放《准考证》或编排《准考证》号的;
(六)未经批准,擅自延迟开考时间的;
(七)不按评卷工作规则进行评卷的;
(八)未经批准,擅自公布考试成绩的;
(九)超过规定标准收取报名考试费的;
(十)其他违反有关规定的。
第四十三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招生委给予通报批评,取消当年和次年参与统一考试工作的资格;情节严重的,由所在单位或其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
(一)命题人员泄露身份的;
(二)派驻试卷印制单位的监印人员不履行规定职责的;
(三)命题人员参加当年有关统一考试的补习、辅导活动,不在规定期限内脱离原工作岗位,透露、暗示与命题有关的内容、事项,或在集中命题期间与外界联系的;
(四)试卷交接、押运、保管人员和监考人员玩忽职守的;
(五)擅自启封试卷或拆阅密封答卷的;
(六)主考人员、副主考人员不履行规定职责的。
第四十四条 考生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扣除该科考试所得分数的30%至50%:
(一)携带规定以外的物品进入考室的;
(二)在开考信号发出前答题的;
(三)在考试结束信号发出后继续答题的;
(四)影响考室秩序,经劝阻不改的;
(五)不在试卷上规定的地方书写姓名、考号的;
(六)不按规定用笔的。
第四十五条 考生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该科考试作零分处理:
(一)在考试中交头接耳、互打暗号或手势的;
(二)夹带资料或其他考试信息进入考室的;
(三)在考试中接传、交换、抄袭答案的;
(四)撕毁试卷的;
(五)将试卷带出考室的;
(六)故意在试卷上做规定以外标记的;
(七)有其他舞弊行为的。
写好答案的试卷在评卷中被认定为雷同卷的,对该科考试也作零分处理。
第四十六条 考生请人代考,或偷换答卷的,取消当年参加统一考试的资格。
第四十七条 考生无理取闹,扰乱考点秩序,经批评教育不改的,取消当年参加统一考试的资格,并给予纪律处分。

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八条 统一考试实施程序、主考人员和副主考职责、监考人员和评卷人员守则、评卷工作规则等,由市招生委制订。
第四十九条 本规定执行中的具体应用问题,由市招生委负责解释。
第五十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1998年5月21日

安徽省发展散装水泥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安徽省人民政府


安徽省发展散装水泥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安徽省人民政府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限制袋装,鼓励散装”水泥的方针,根据《国务院对进一步加快发展散装水泥意见的批复》(国函〔1997〕8号)和财政部《关于印发〈散装水泥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综字〔1998〕157号),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发展散装水泥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是国家和省政府为了支持散装水泥事业发展而设立的具有专门用途的政府性基金,纳入同级财政预算管理。
第三条 凡在我省行政区域内从事袋装水泥生产的企业(包括水泥粉磨站,下同)、使用袋装水泥的建设单位和其他使用者,都必须按照本办法规定缴纳专项资金。
第四条 水泥生产企业每销售(含自用)1吨袋装(包括纸袋、塑编袋、复合袋等,下同)水泥缴纳2元专项资金;单位或个人每使用1吨袋装水泥缴纳3元专项资金。
第五条 水泥生产企业应于每月5日前缴纳上月销售袋装水泥应缴纳的专项资金。其专项资金按照企业的隶属关系,分别由省、市(地)、县(市)三级散装水泥办公室(以下简称散办)直接征收或由其委托有关部门代征;未成立散办的县(市),其专项资金由市(地)散办负责征收
或由其委托县(市)有关部门代征。
第六条 使用袋装水泥的单位和个人应缴纳的专项资金,按其建设项目审批权限,分别由省、市(地)、县(市)三级散办直接征收或由其委托有关部门代征;未成立散办的县(市),其专项资金由市(地)散办负责征收。具体征收办法和标准:
(一)城市房屋建设项目在申办规划或施工许可证之前,使用水泥的单位或个人必须按每平方米建筑面积1.5元预缴专项资金,主管散办可委托计划、规划、建筑管理等部门代征;
(二)除房屋建设项目以外的城市建设项目和交通、能源、水利、冶金、各类开发区项目等,在开工之前,使用水泥的单位或个人,必须按预算水泥使用量每吨3元预缴专项资金,主管散办可委托计划、规划或项目行政主管部门代征;
(三)农村建设在批用土地之前,使用水泥的单位或个人必须按预算水泥使用量每吨3元预缴专项资金。主管散办可委托土地管理部门代征。
上述工程竣工验收3个月内,预缴专项资金的单位或个人,凭购买散装水泥(或商品混凝土)的原始发票,到原收款单位办理结算手续,按散装水泥实际使用量每吨3元领回应退还的专项资金。使用袋装水泥超过原预算水泥使用量的,应补缴专项资金。
预收的专项资金,全部缴入散办各自开设的仅限于预收专项资金所用的专户,结算后的余额应转作专项资金,并及时全额缴入同级金库。
第七条 水泥生产企业缴纳的专项资金在管理费用中列支;单位缴纳的专项资金计入建安工程成本。
第八条 在全省范围内实行专项资金检查补征制度。由各级散办或联合有关部门对水泥生产企业和使用水泥的单位或个人专项资金缴纳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对不按规定缴纳(或预缴)专项资金的,应责令其限期补缴;欠缴部分,从应缴之日起,按日加收2‰的滞纳金;对屡催不缴的,
可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九条 代征专项资金的部门可按实际缴入各级金库数额的0.2%提取业务费。对征收较好的代征单位,可给予适当奖励,奖励办法由省散办会省财政厅另行制定。
第十条 市(地)、县(市)散办于每月5日前将上月财务月报表上报上一级散办和同级财政部门,并将专项资金按规定的比例解缴各级金库。其中,市(地)应将收取的专项资金的10%上解省级金库;县(市)应将收取的专项资金的10%上解市(地)级金库,5%上解省级金库

第十一条 票据的使用和管理:
(一)征收专项资金必须统一使用省财政厅监制的“安徽省发展散装水泥专项资金专用票据”(见附件一);
(二)向使用水泥的单位或个人预收的专项资金,统一使用省财政厅监制的“安徽省发展散装水泥专项资金预收票据”(见附件二);
(三)专用票据和预收票据统一由省财政厅按省散办报送的计划逐级发放到各级财政部门,各级散办到当地财政部门领取票据自用或发放给有关代征部门。票据用完后,各级散办将票据存根送发放票据的财政部门办理缴销手续。对不按进度上缴专项资金的市(地)、县(市)散办,对
其停发票据,直至上缴资金到位。票据管理按照《安徽省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管理办法》执行。
第十二条 按规定征收的专项资金,列入每年基金预算收入“散装水泥专项资金收入”科目;财政拨付的专项资金,列入基金预算支出中“散装水泥专项资金支出”科目。
第十三条 专项资金必须严格执行专款专用和收支两条线原则,任何单位不得隐瞒、截留、坐支、拖欠或者挪用,年末结余可结转下年度使用。
第十四条 专项资金使用方向:
(一)新建、改建、扩建散装水泥专用设施,购置和维修专用设备;
(二)散装水泥建设项目贷款的贴息;
(三)散装水泥的科研与新技术开发、推广;
(四)发展散装水泥工作的宣传、培训、信息交流、表彰奖励、代征业务费开支;
(五)散装水泥管理机构的工作经费及其他必要开支。
其中(一)、(二)两项开支,原则上不低于当年支出总额的90%。
第十五条 专用资金用于前款(一)、(二)、(三)项的,按下列程序办理:
(一)由使用单位向主管散办提出书面申请及项目建设可行性报告;
(二)由主管散办对项目可行性进行审查;
(三)主管散办审查批准后,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
(四)财政部门根据项目预算拨付资金给主管散办。主管散办根据使用单位提供的项目建设、设备购置等合同将资金直接拨付给建设、供货等单位;
(五)使用专项资金的建设单位在项目建成后,要及时向主管散办申请验收。
第十六条 基本建设、技术改造和科研开发项目在按上款程序办理前,还应按国家规定的审批程序和管理权限办理立项等手续。
第十七条 散装水泥项目的建设和管理,按其受益单位的隶属关系实行分级负责制。省散办负责省、部属单位和跨地区的散装水泥项目的建设和管理;市(地)、县(市)散办分别负责本区域内散装水泥项目的建设和管理。
第十八条 专项资金实行预决算审批制度。市(地)、县(市)散办应于每年10月底前,编制下一年度专项资金收支预算,报上一级散办核准后,再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每年2月底前,应编制上年度专项资金收支决算,报同级财政审批,并报上一级散办备案。省散办收支预、决算
报省财政厅审批。
第十九条 各级散办应单独设立“散装水泥专项资金”帐册,独立核算,并配备专职财务人员,建立健全会计帐目和财务制度,严格管理,对预收和实收的专项资金要分别建帐,并按规定向主管部门、同级财政和上一级散办报送月报和年度报表,年终由省散办汇总上报省财政厅和国家
散办。
第二十条 各级财政、审计部门要加强对专项资金征缴、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上级散办要定期对下级散办专项资金的征收、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检查。
第二十一条 各级散办及其委托的代征单位必须按照本办法规定的范围、标准和专用票据征收专项资金,超范围、超标准和不使用专用票据征收的,当事人可以拒缴,并应向有关部门举报。有关部门一经查实,应依法追究有关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
第二十二条 水泥生产企业销售袋装水泥必须如实开票,禁止弄虚作假或以袋装充散装。对水泥生产企业与水泥使用单位或个人联手制假发票逃避专项资金的,一经查实,除责令双方补缴应缴未缴的专项资金,并从应缴之日起按日加收2‰的滞纳金外,主管散办可建议有关部门依法对
有关主管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给予相应处理。
第二十三条 省过去有关规定凡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1999年5月1日之后本办法施行之前未征收专项资金的,按本办法规定予以补征。
附件一:
-----------------------------------------------
/ /|
/---------------------------------------------/ |
/ /| |
/---------------------------------------------/ |第|
/ /| |四|
|---------------------------------------------/ |第|联|
| No:****** | |三| |
| 安徽省发展散装水泥专项资金专用票据 |第|联|报|
| 年 月 日 (安徽省财政厅监制) |二| |主|
| ----------------------------------------- 第 |联|记|管|
| | 交款单位或交款人 | |收款方式| | 一 | | |部|
| |----------|-------------------|--------| 联 |发| |门|
| | 专项资金内容 |征收标准(元/吨)| 数量 | 金额 | 备 注 | | | |蓝|
| |----------|---------|----|----|--------| 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帐| |
| | | | | | | | |红| |
| |----------|---------|----|----|--------| |票| | |
| | | | | | | |绿| | |
| |---------------------------------------| 根 | | |/
| | 合计金额(大写) 拾 万 仟 佰 拾 元 角 分 | | | /
| ----------------------------------------- 黑 | |/
| 收款单位(盖章): 收款: 开票: | /
| 说明:征收依据财政部财综字〔1998〕157号文件 |/
-----------------------------------------------
附件二:
-----------------------------------------------
/ /|
/---------------------------------------------/ |
/ /| |
/---------------------------------------------/ |第|
/ /| |四|
|---------------------------------------------/ |第|联|
| No:****** | |三| |
| 安徽省发展散装水泥专项资金预收票据 |第|联|记|
| 年 月 日 (安徽省财政厅监制) |二| | |
| ----------------------------------------- 第 |联|结| |
| | 交款单位或交款人 | |收款方式| | 一 | | | |
| |----------|-------------------|--------| 联 |交|算|帐|
| | 预交专项资金内容 |征收标准(元/吨)| 数量 | 金额 | 备 注 | |款| | |
| |----------|---------|----|----|--------| 存 |单|联|绿|
| | | | | | | |位| | |
| |----------|---------|----|----|--------| |存|蓝|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根 |红| |/
| | 合计金额(大写) 拾 万 仟 佰 拾 元 角 分 | | | /
| ----------------------------------------- 黑 | |/
| 收款单位(盖章): 收款: 开票: | /
| 说明:征收依据财政部财综字〔1998〕157号文件 |/
-----------------------------------------------



1999年7月30日

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安徽省技术市场管理条例》的决定

安徽省人大常委会


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安徽省技术市场管理条例》的决定


(2004年6月26日安徽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


安徽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根据行政许可清理要求,决定对《安徽省技术市场管理条例》作如下修改:

一、将第七条第二款第二项、第三项“(二)负责技术中介机构的审批和技术经纪人的资格认定工作;
“(三)负责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工作;”删去。

二、第十条修改为:“成立技术中介机构,应到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登记,领取营业执照,并在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三十日内报所在地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三、将第十一条“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开展技术中介活动,应当经当地技术市场主管部门审批,领取《技术交易许可证》,并报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备案。”删去。

四、将第十二条“实行技术经纪人资格认定制度。技术经纪人从事技术中介活动,须领 取省技术市场主管部门颁发的《技术经纪人资格证书》。技术经纪人独立开业,应依法办理有关手续。”删去。

五、将第十六条“技术合同成立后,技术合同的研究开发方、转让方、顾问方、服务方可以在30日内向所在地的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机构申请认定登记。
“同一份技术合同不得重复申请认定登记。
“对合同不予认定登记有异议的,当事人可以向原认定登记机构或省技术市场主管部门申请复核。”删去。

六、将第十七条“省技术市场主管部门可根据工作需要决定设置、撤销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机构。
“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机构的主要职责是:
“(一)对技术合同进行法律和技术认定;
“(二)对技术合同进行分类登记;
“(三)核定技术性收入。”删去。

七、第十八条改为第十四条,修改为:“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举办技术交易会,主办或承办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本省的有关规定,接受技术市场主管部门和工商、技术监督、税务、 公安等部门的监督和管理。”

八、第二十三条改为第十九条,并将“对经认定登记的技术合同,按下列规定提取奖励费用”修改为“对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技术合同,按下列规定提取奖励费用”。

九、第二十五条改为第二十一条,修改为:“凡从事技术交易活动取得技术性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可依法向税务机关申请减免营业税、所得税。税务机关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审核后,给予办理。”

十、第二十七条改为第二十三条,将第一项、第四项“(一)技术中介机构未取得《技术交易许可证》、技术经纪人未取得《技术经纪人资格证书》从事技术中介活动的,责令其停止技术中介活动,没收违法所得,可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四)举办技术交易会,未办理审批手续的,责令其补办手续或者停止技术交易会活动。不补办手续、又不停止技术交易会活动的,对直接责任者处以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删去。

十一、将第三十条“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机构不依法审查合同,徇私舞弊,造成严重后果的,由省技术市场主管部门撤销该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机构。”删去。

本决定自2004年7月1日起施行。
《安徽省技术市场管理条例》根据本决定作相应修改,重新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