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论文 »

法学论文/袁震

时间:2024-06-26 12:45:54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9447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审判管理民主化是指审判管理者在审判管理活动中充分发扬民主,调动审判人员和书记员(以下简称审书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并使他们参与到审判管理活动中的过程。它是民主思想在审判管理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和体现。


一、审判管理民主化的价值

民主化的审判管理与传统型的审判管理相比,对培养审书人员的审判管理意识、实现审判管理与审判工作的良性互动、保护审书人员的合法利益、实现审判工作科学发展方面有积极意义。

(1)推行审判管理民主化可以培养审书人员的审判管理意识,锻炼审判人员的自我管理能力。传统型审判管理遵循的是行政首长负责制,以命令、决定、通知的方式“强行”贯彻决策者的意图,而被管理者只能遵守和执行。审判管理民主化强调的是审判人员参与审判管理,在参与审判管理的过程中,审判人员逐步树立自我评价、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管理理念,减少管理者对法官的直接控制,从而使审判工作实现由他律到自律的转变。

(2)推行审判管理民主化可以实现审判管理与审判工作的良性互动,提高审判管理效能。传统型审判管理中,审判管理是院领导或者是审判管理部门的事,与审书人员无关,审书人员只是被动的服从。审判管理民主化强调的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平等交流、相互监督、相互制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一方面审判管理者运用科学方法对审判工作进行规范、监督、引导和协调,另一方面被管理者参与到审判管理中,对审判管理制度、审判管理方法和审判管理措施提出意见和建议,并按照管理者的指引和要求公正、高效开展审判工作,二者能够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形成推动审判工作良性运行的内生动力。


二、审判管理民主化的路径


(一)审判管理主体

院长作为审判管理工作的领导者,具有民主意识、民主作风、民主精神,审判管理决策才能得到审书人员的拥护与支持。法院审判管理办公室(下称审管办)是审判管理工作具体实施者,担负着审判管理制度执行与落实工作。一个缺乏权威的审判管理实施者所作出的审判管理指令,很难得到一线法官的认可和执行。同时,审判管理要有庭长、审判人员和书记员的参与。审判管理不只是审管办或院领导的事,还关系到一线法官的切身利益。这种参与应是实质性的参与。


(二)审判管理方法

1.要变事后追责为事前引导,通过《审管提示》等手段对案件流程、工作重点进行引导提示。例如对审限的管理,不再是对超审限案件的承办人进行处罚,而是对四项案件中的需要恢复审限的案件根据鉴定管理办公室提供的司法鉴定终结函实行随时提示;对临近审限的常规案件进行周提示;对超过三个月以上的四项未结案件实行月检查提示督办等,促使案件在法定审限内结案。

2.要调动被管理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被管理者努力去完成任务,实现管理目标。通过在发放奖金、津贴、福利等物质激励和提供晋级、升职、表扬、嘉奖等精神激励时向一线的审书人员倾斜方式,提高审书人员的责任感,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时单纯的物质的和精神的激励效果不明显,还应把二者相结合,提高激励的持久性。

3.要充分尊重人性要素,充分发掘人的潜能。现代管理工作的核心及动力只能是人以及人的积极性。审判管理“归根到底是对人的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进行情感塑造,管理者不能“高高在上”,要俯下身去以真挚的感情与审书人员进行交流,激发审书人员的正向情感,形成融洽和谐的工作氛围。


(三)审判管理制度

1.构建多方参与的审判管理互动交流平台。在法院内部建立审判管理联席会,作为沟通交流平台。联席会由院长、审委会、审管办及业务部门的法官组成,通过定期开会的形式,共同学习审判管理方法和技巧,研究制定审判管理政策和制度,分析审判工作运行动态,查找审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共同研究审判工作均衡、有序运行的方法。通过审判管理联席会,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建立沟通交流、协商会办的平台,提高审判管理与审判工作的融合度。通过交流与沟通,一方面能够预防审判管理决策脱离审判工作实际或违背审判规律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能够让一线审书人员更准确的理解和把握审判管理决策导引方向,及时按照审判管理要求开展审判工作,实现一线审判人员由以前被动接受审判管理到主动接受审判管理并能够实现自我管理的转变,从而为双方良性互动打下坚实基础。

2.建立审判委员会领导下的案件质量评查委员会制度。案件质量评查是以提高审判质量为目标,以规范司法行为为重点,以规范化、制度化的检查评析为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对案件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内部监督管理的审判管理方式,是评估案件质量、规范司法行为,统一司法尺度的重要手段。案件质量评查是法院审判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法院应当设立案件质量评查委员会(下称质评委),在审判委员会领导下专门负责案件质量评查工作。质评委由各业务庭资深法官组成,主要负责开展案件卷宗常规评查和发改案件重点评查工作,提出案件评定等次、评查结果等意见;对案件质量评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报送审判工作需要解决的疑难问题。

3.构建科学的考评激励机制。首先管理者要树立正确的司法政绩观。审判管理因其可量化、可比较等特点,与司法政绩密不可分。审判管理必须有正确的司法政绩观来领航,否则就会出现一味追求高指标而违背审判规律的现象,甚至出现弄虚作假,一门心思在审判数据上做文章的问题。其次是要注重考评的导向功能,真正解决工作中“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问题,形成竞争、择优的环境和氛围。第三,考评激励要保持客观公正,凡涉及考评内容、考评标准、考评程序、考评方式及考评结果的一律予以公开,接受审书人员的评议和监督,以公开求公正,以公正树权威。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税务机关是否有义务协助人民法院直接划拨退税款问题的批复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税务机关是否有义务协助人民法院直接划拨退税款问题的批复
1996年7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

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1995)鄂执函字第5号请示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企业出口退税款,在国家税务机关审查批准后,须经特定程序通过银行(国库)办理退库手续退给出口企业。国家税务机关只是企业出口退税的审核、审批机关,并不持有退税款项,故人民法院不能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八条的规定,要求税务机关直接划拨被执行人应得退税款项,但可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要求税务机关提供被执行人在银行的退税帐户、退税数额及退税时间等情况,并依据税务机关提供的被执行人的退税帐户,依法通知有关银行对需执行的款项予以冻结或划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2012年度造价工程师资格考试合格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2012年度造价工程师资格考试合格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


人社厅发〔2012〕11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

根据2012年度造价工程师资格考试统计分析,经商住房城乡建设部有关部门,现将考试合格标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合格标准

科目名称
试卷满分
合格标准

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
120
72

工程造价案例分析
140
84

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理论与相关法规
均为100分
均为60分

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
土建

安装




二、请各地按上述合格标准对考试人员成绩进行复核,并与我部人事考试中心核对相关数据,确认无误后,按要求逐项填写2012年度造价工程师资格考试情况统计表(见附件),于2013年1月15日前送我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备案,备案数据作为发放资格证书的依据。

  三、请按照有关文件精神,及时向社会公布考试合格标准,并抓紧做好资格证书发放等考试后期的各项工作。



附件:2012年度造价工程师资格考试情况统计表
http://www.mohrss.gov.cn/download?path=UserFiles/File/17c3b152-8a24-4206-9c57-29b58430e923.doc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

2012年12月25日